这 10 种生物是如何从灭绝边缘复活的

这 10 种生物是如何从灭绝边缘复活的

濒临灭绝是一个临界点,超过这个临界点,物种就可能永远消失。栖息地破坏、污染、气候变化和偷猎等诸多因素,都促使物种走向灭绝的边缘。然而,由于保护工作,一些物种已经取得了显著的恢复。在这里,我们来探索 10 种生物如何成功从灭绝边缘回归。

加州秃鹰

一对加州秃鹫。图片由 Michael Woodbridge 拍摄,美国太平洋西南地区美国鱼类和野生动物管理局,CC BY 2.0 https://creativecommons.org/licenses/by/2.0,通过 Wikimedia Commons 提供

加州神鹫的数量在 27 年一度降至 1987 只,后来通过圈养繁殖计划得以拯救。环保人士将这些鸟圈养繁殖,并逐渐将它们放归野外。如今,得益于不懈的保护努力,有超过 300 只加州神鹫在天空翱翔。

大熊猫

大熊猫。图片由 Gzen92 提供,CC BY-SA 4.0 https://creativecommons.org/licenses/by-sa/4.0,来自 Wikimedia Commons

大熊猫经常是全球保护工作的焦点。密集的栖息地保护、反盗猎措施和国际合作使大熊猫的状况从濒危变为易危。中国启动的繁殖计划大大增加了大熊猫的数量。

美国白头鹰

白头鹰展翅。图片由 Mshake 通过 Seek 提供。

曾因 DDT 引发的繁殖问题而受到威胁的美国白头鹰面临严重的种群下降。1970 世纪 XNUMX 年代 DDT 禁令以及法律保护和保护工作帮助恢复了其种群,使其再次成为美国的骄傲象征。

阿拉伯羚羊

阿拉伯羚羊。图片由 Muck 提供,CC BY-SA 4.0 https://creativecommons.org/licenses/by-sa/4.0,来自 Wikimedia Commons

由于过度捕猎,阿拉伯羚羊在 1970 世纪 XNUMX 年代被宣布在野外灭绝。不过,圈养的几只阿拉伯羚羊成功促成了重新引入计划。作为第一种从“野外灭绝”状态中复活的动物,它们现在在保护区内自由漫步。

海獭

海獭。图片由“Mike” Michael L. Baird 拍摄,CC BY 2.0 https://creativecommons.org/licenses/by/2.0,通过 Wikimedia Commons 提供

海獭曾因毛皮遭到猎杀而濒临灭绝,但通过法律保护和保护措施,它们正在慢慢恢复。它们在维护海带森林生态系统方面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凸显了它们回归的重要性。

灰狼

灰狼。图片由 Mariofan13 提供,CC BY-SA 3.0 https://creativecommons.org/licenses/by-sa/3.0,来自 Wikimedia Commons

灰狼在美国大部分地区已经绝迹,但如今已成功重新引入黄石国家公园等地区。它们的存在有助于通过控制猎物数量来平衡生态系统,证明了它们回归的生态重要性。

普氏野马

普氏野马。图片由 Claudia Feh 提供,CC BY-SA 4.0 https://creativecommons.org/licenses/by-sa/4.0,来自 Wikimedia Commons

普氏野马是唯一一种真正的野马,到 20 世纪中叶,这种马已在野外灭绝。世界各地动物园的保护繁殖计划已成功将其重新引入蒙古,如今,这种马已在蒙古繁衍生息。

南方白犀牛

纳库鲁湖的白犀牛。图片由来自俄勒冈州波特兰的 Ryan harvey 提供,CC BY-SA 2.0 https://creativecommons.org/licenses/by-sa/2.0,来自 Wikimedia Commons

大规模的偷猎活动曾一度导致南方白犀牛种群数量锐减。通过采取强有力的反偷猎措施以及将犀牛迁移至更安全的栖息地,这些雄伟的动物数量得以回升,标志着犀牛保护工作取得了重大胜利。

西伯利亚虎

西伯利亚虎栖息在草原森林中。图片由 Chrumps 提供,CC BY-SA 4.0 https://creativecommons.org/licenses/by-sa/4.0,通过 Wikimedia Commons 提供

西伯利亚虎面临栖息地丧失和偷猎的严重威胁。俄罗斯设立保护区和制定反偷猎法,促进了西伯利亚虎数量的逐步恢复,为最大老虎物种的保护带来了希望。

游隼

圈养的游隼。图片由 Carlos Delgado 提供,CC BY-SA 4.0 https://creativecommons.org/licenses/by-sa/4.0,来自 Wikimedia Commons

曾经因广泛使用 DDT 而受到威胁的游隼,在禁用该化学品后得到了显著恢复。繁殖计划帮助它们重新回到城市地区和自然栖息地,如今它们仍然在那里繁衍生息。

经验教训和未来的道路

白色的小犀牛。图片由 Valentina Storti 提供,CC BY 2.0 https://creativecommons.org/licenses/by/2.0,来自 Wikimedia Commons

每个成功案例都提供了重要的保护经验教训。这些经验教训包括保护栖息地的重要性、制定法律遏制偷猎和污染的必要性以及全球合作的好处。持续的警惕和适应性策略对于确保这些经验教训指导未来的保护工作至关重要。

关于我们 最新文章 Esther Evangeline,动物学硕士作家 at 全球动物埃丝特来自南亚心脏地带印度,拥有动物学硕士学位和动物福利研究生文凭。她对动物福利的热情驱使她对动物工作充满热情和奉献精神,确保动物福祉并倡导动物权利。凭借扎实的学术背景和实践经验,她致力于在动物福利领域发挥积极影响。闲暇时,她喜欢刺绣和缝纫。作为来自泰米尔纳德邦的钦奈人,埃丝特喜欢印度古典舞蹈形式 Bharathanatyam。 Esther Evangeline(动物学硕士)的最新帖子 (查看所有) 为什么北极熊在狩猎时会遮住它们的黑鼻子 - 六月29,2025 海豹为何在水下拍手——这不仅仅是为了好玩 - 六月29,2025 冬眠动物的终极生存策略 - 六月29,2025

相关推荐